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岩溶地貌,表土层薄,储水度低,地表水奇缺,动物可能因水源而改变其活动范围和规律。2006年3月—2007年6月和2010年10月—2011年5月,该实验利用红外线相机在兽类通往水源地之间,即兽径上(如足迹和粪便)进行兽类调查。共拍摄到兽类5目12科17属19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和熊猴(Macaca assamensis)。物种累积曲线95%置信区间重迭,相似性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显示两种微生境出没物种的差异较小,然而,差异物种占整体记录的42%,可见岩溶地区水资源极其珍贵。中、短期保护建议包括加强水源点的巡护、防止偷猎、限制滥抽地下水,以及考虑整合呈岛屿状的陇呼、弄岗及陇山地区,以加强保护大面积生境的连贯性,并加速恢复山峰间已遭破坏的圆洼谷地的原生树林。  相似文献   
2.
记述中国海南(蟾)目(蟾)科长肛(蟾)属1新种,尖角长肛(蟾)Entoria cornuta sp.nov.;对五指山短肛(蟾)Baculum wuzhishanense Chen et Li,2002进行了修订,建立新组合五指山长肛(蟾)Entoria wuzhishanense(Chen et Li,2002)comb.nov.,并对雌虫进行首次描述.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中国广州),作者个人收藏观察标本(中国香港).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香港6种本土维管植物新记录以及2个归化物种新记录,其中包含两个新记录属。6个新记录本土种分别是山楝Aphanamixis polystachya (Wall.) R. Parker、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 (Ard.) Roemer & Schuit.、椭果雀梅藤Sageretia ellipsoidea Yi Yang, H. Sun & H. Peng、钩刺雀梅藤Sageretia hamosa (Wall.) Brongn.、短柱络石Trachelospermum brevistylum Hand.-Mazz.、海南姜Zingiber hainanense Y. S. Ye, L. Bai & N. H. Xia;两个归化种是卵叶链荚豆Alysicarpus ovalifolius (Schum.) J. Léonard和美洲马瓟儿Melothria pendula L.;两个新记录属是山楝属Aphanamixis Blume和番马瓟属Melothria L.。本文描述了每个种的分布、生境、物候、主要识别特征以及与相似种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海南植物3新记录种,即水鳖科的虾子草[Nechamandra alternifolia(Roxburgh ex R.Wight)Thwaites]、玄参科的异叶石龙尾[Limnophila heterophylla(Roxburgh)Bentham]和天南星科的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aeus)。3种植物生于未污染的海口羊山湿地中,对生境要求高,其中虾子草和异叶石龙尾分布稀少。因此,可以说明羊山湿地是一块重要的物种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1月13日,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的工作人员进行野外监测时拍摄到1只苍头燕雀(Fringilla coelebs)(图1)。发现地点位于腾冲分局的曲石片区(25°16′14.762″N,98°44′15.951″E,海拔3 287 m),为高山箭竹(Sinarundinaria sp.)、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sp.)林生境。  相似文献   
6.
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 albirostris)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且是亚洲热带地区重要的种子传播者.冠斑犀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广布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地区,但其分布范围持续萎缩,2000年以后只残存于3个孤立的分布点,而西大明山林区一直是冠斑犀鸟的主要分布点.为了解此物种在广西的最新分布状况,我们于2009年在广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首次进行了冠斑犀鸟的同步调查,同时调查了当地犀鸟可利用的植物资源.结果显示至少有50只冠斑犀鸟在当地栖息,是广西目前最大的种群,但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本文记录了124种犀鸟可潜在利用的植物,探讨了广西犀鸟面临的威胁,并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和科学界加强对中国犀鸟保育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薇(蟾)属Pachyscia Redtenbacher进行了分类整理,共计5种,含1新种,海南薇螨Pachyscia hainanensis sp.nov.;描述了属征,编制了中国已知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及属种海南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8年,多次对海南省中部山区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进行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39种两栖动物(有尾类1种,无尾类38种),隶属于2目7科23属。其中,包括海南属种新纪录小姬蛙属的德力小姬蛙(Micryletta inornata)和新纪录种马来棱皮树蛙(Theloderma asperum)。另外,还采集到2个待定种,分别为小蟾属物种(Parapelophryne sp.)和一种大型的棱皮树蛙属物种(Theloderma sp.),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鉴定。鹦哥岭调查中共记录到39种(88.6%)已知在海南有分布的两栖动物,包括11个海南特有种,占海南13种特有两栖动物的84.6%,这说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在海南岛两栖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麂属(Muntiacus)是亚洲热带、亚热带分布的中小型森林鹿科动物类群(马世来等,1986)。全球现生麂类共有13种(IUCN,2018),中国记载有8种(蒋志刚等,2017)。由于在分类上长期以来存在的混乱与变动,麂属一些物种在中国的分布与状况尚不明朗,东喜马拉雅区域特有的贡山麂(M.goregshanensis)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2014和2015年在广西西南部的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以直接观察法或红外相机共观察5巢犀鸟,2014年2巢,2015年3巢。研究显示,西大明山的冠斑犀鸟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始营巢繁殖,雌鸟进入巢洞并在雄鸟协助下自封在其内,期间与幼鸟完全依靠雄鸟喂食。雄鸟带回巢的食物中,数量上有超过80%是果实。雌鸟在封巢期间完成换羽,并和幼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破巢而出,封巢时间为89 d 和93 d(n = 2),繁殖成功率为100%(n = 4),平均出巢幼鸟为(2.3 ± 0.5)只(2或3只,n = 4)。营巢树与人工林/林下作物的平均距离为87 m(0 ~ 210 m,n = 3),其中,两棵生长在当地人经常使用的山路旁。营巢树种分别为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及金叶树(Chrysophyllum lanceolatum),营巢树平均胸径为73.7 cm(72.0 ~ 75.0 cm,n = 3),巢洞高度为7.8 m和9.0 m(n = 2)。其中两棵营巢树在2014年和2015年的繁殖季均被重复利用。研究结果显示,西大明山的冠斑犀鸟在繁殖期间能承受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从封巢时间来看,雏鸟成长所需的时间与南宁动物园笼养环境下差别不大,显示当地食物资源不缺,但天然林破碎化严重,高大乔木较少,营巢树洞资源的缺乏似乎是制约西大明山冠斑犀鸟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保护区加强护林力量,积极探索种植速生大胸径本土树种的可行性,并同时开展人工巢箱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